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此刻,飞机已经极度接近跑道末端,徐显条件反射地看了眼空速,离抬轮速度还差很多。若是就差个几节,徐显也就强行抬轮了,但是现在差了还有十几节,这已经是非常巨大的差距了。但凡徐显敢强行抬轮,机翼无法产生足够的升力,不但起不来,还会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速度再度消耗掉。
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徐显如同机械运转般的冷静思考能力。他放弃了强行抬轮的冲动,而是就是这么静静地等待着,这一刻,徐显的精神逐渐平稳下来,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声都开始均匀起来。
越到这种时候,徐显就更能感觉到那股子掌控一切的感觉。
这才是他的领域!
一如右座的连山雪,她在此间反应才是正常的。眼见飞机已经接近跑道末端,再往前飞机就要坠海了,她仅存的理智也紧紧只能让她抑制住惊叫的冲动。
“听我口令!”如此千钧一发之际,徐显都然一喝,让得连山雪的精神为之一震,恐惧之情瞬间清退。m.
在甲板以及舰桥之上的大量人员的注视下,D903SST飞机犹如一颗出膛的炮弹,径直冲出了航母跑道之外。
这一刹那,徐显的感觉整个视野都开阔起来,他的眼前都是深蓝色的海水。
在起落架一脱离跑道的时候,徐显不等飞机产生正上升率,在飞机还在往下冲的时候大喝:“襟翼十五!收轮!”
好在这个时候,连山雪没有掉链子,在徐显发出指令的一瞬间,不管是不是符合正上升才能收轮的规定,没有任何疑问地将起落架收上。
之所以要求产生正上升率后才能收起落架,在于随时准备二次接地的可能性。但是在如今的极特殊情况下,在海面上落地,起落架有没有放出来其实区别不大。
以最快时间收上起落架,减小飞机的阻力,同时由于飞机坠海之后的起始下降阶段的能量转换缘故,飞机的速度陡然升高,最后接近了起始抬升的速度。
徐显时刻都在关注飞机的速度状况,在速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,开始迅速增加飞机姿态。D903SST具备零高度复飞的能力,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发动机的推力增加需要一个时间,因而名义上零高度复飞,可实际上一般都会掉个五十英尺的高度。
五十英尺已经非常接近航母的干舷高度了。所谓的干舷高度即甲板到海面的高度,以下就是吃水深度。
由于航母载重的变化,干舷高度也会随着变化,但是一般是在五十到六十英尺的样子。零高度复飞的掉高度很容易让机身擦到海面,甚至由于大量海水灌注到发动机里,引起发动机熄火。
可是,徐
显此时的情况跟零高度复飞是有区别的。关键在于,零高度复飞的油门增加是需要一个短暂的过程的,而此刻的飞机已经保持住了最大推力。因而在速度足够的一瞬间,徐显一个带杆,飞机立马就止住了下坠的趋势,开始建立正上升。
由于襟翼和起落架的收起都需要一段时间,在飞机建立正上升的一刻,指示装置才显示襟翼收到了十五,同时起落架也收上。
这下,飞机的上升率再度增加,伴随着空速也在提高,按照收襟翼计划,将襟翼收到五的位置便不再收了,他们将保持襟翼五的状态二次进近。
连山雪还没有从刚才犹如过山车般的刺激体验中缓过来,耳边便是响起来了燃油系统的警告。这并非燃油低警告,而是燃油即将告罄的危险警告,不久之后,发动机就要因为无油可用而熄火了,形势不但没有因为徐显那堪称冷静到极点的操作中变好,反倒是再度紧急起来。
“刚才发生了什么?为什么要复飞?”连山雪终于有时间问出这个一直按捺在心中的问题。即便她不是舰载机飞行员,她都知道着舰期间一旦收光了油门,想要再拉起来就相当困难了。而当时的状况不仅仅是油门收光,甚至减速板都升起来了,刚才真的差点儿就要葬身大海了。
她并非是要责问徐显什么,徐显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,她只是想知道那个背后的原因。仅靠直觉,她感觉这不会是什么好的消息。
“尾勾脱落得太快了,根本就没有吸收足够的能量,我们停不下来的。”徐显眯着眼睛,脑中百转千回,他还有一次机会,最后一次机会。
就在这时,耳机中响起来肖年的声音:“徐显,你的意图是什么?要二次着舰吗?我刚才目视到了你的尾勾脱落了!”
肖年没有仔细询问徐显为什么要拉起,刚才差点儿坠海有没有导致什么后果。在他收到的计划书中就有相关描述,为了尽可能减小飞机的着舰重量,徐显会将燃油保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准,或许之后两到三次的着舰机会。
以肖年对徐显的了解,在多出六十多人,接近五吨的额外重量的前提下,徐显只会将这个燃油标准降到更低,或许接下来的着舰将会是徐显最后一次机会。